在岁月的轮回里,有一群默默耕耘的农民,他们的生活真的很像一幅就像诗画的图画,述说着辛勤劳作和乐天知命的故事。2004年,一部名为《无米乐 Let It Be》的社会人文纪录片在台湾南方影展上映,镜头下,台南县后壁乡菁寮的四位老农民,使用一种悠扬的姿态,细述着他们的坚守和信念。75岁的昆滨伯,每个清晨,他将焚香祈愿,期盼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他眼中的世界,劳作固然繁忙,但金钱却没有办法随之而至,他心里常幻想着假如金钱能真的很像泥巴般随心所欲地涌来。忙碌间,他和昆滨婶争吵斗嘴,却又在争吵中找见了生活的乐趣。他说:“有时夜幕降临,清风明月,稻浪翠绿,映照着皎洁的月光,美丽至极。
表情舒畅,便会哼起歌谣,虽然心头隐忧,台风会否袭来,病虫是否侵扰,但我愿无米而乐,随性地歌唱,放下烦忧,淡然面对,这就是所谓的无米乐。”昆滨婶嫁给昆滨伯的那一天,而且还不知道他会是怎样的丈夫。尽管日日里争吵不间断,他们共同奋斗了几十载。昆滨伯心怀感激,却从来都没有言语表达,他心知妻子为他付出了极多。煌明伯,在阳光炙热的七月里,挥汗如雨,他说:“杂草乃农民之敌,常用除草剂,必损土壤。”他明白,虽然土地无言,但对它的关怀,能洞悉它的需要。
闲暇之时,他用古老的器具,织起了现在呢人们不肯再碰触的手工棉被。清脆的弹棉声,将朵朵棉花弹成松软的棉絮。他感慨地说:“这可真是用心做出的作品。现在呢拿出去卖,也不知从何开口。”文林伯,现在呢已是65岁,牵着后壁乡唯一的水牛,行走在成熟后的稻田间。这头牛,有时载着小孩游玩,有时拍下美景,他舍不得将它卖去。
解下牛轭,水牛在小水洼中翻滚,文林伯温柔地为它浇水,就像对亲人一般呵护。那份宽厚和忠诚,就恰好是台湾农民朴实生活哲学的生动写照。这部名为《无米乐 Let It Be》的社会人文纪录片,如一首又一首让人觉得动心的的诗歌,我们大家走进了这些勤劳耕耘的农民的内心世界。在这片土地上,他们用心守望,用情守护,书写着一幅幅无悔的人生图画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社会人文纪录片《无米乐 Let It Be》全1集 -完整版高清下载
下载链接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