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辉煌历程的丰碑前,我们追忆过去,像诗歌、似画卷,影片《筑梦太空》悄咪咪的推开时光之扉,带着我们开始了一段巧妙的历史的旅行。央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,目睹着辉煌和梦想的地方,好像是已然被一层时光的面纱所覆盖。筑梦太空这句话,不经意间让我想起那古老的诗句,讲述着一个传奇的故事。从一枚国产导弹的崭露头角,到两弹结合的震惊世界;从东方红卫星的闪耀,到载人航天的梦想圆满。这里,是一个伟大的诞生地,一个科技的熔炉,一个探索的殿堂。六十年的风雨历程,孕育出数不清的的传奇。
一代代航天人,奋斗在戈壁大漠,他们将青春年华浇铸成烈焰,用生命和热血,创造了航天史诗。他们在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下,建设大军,住帐篷、睡地窝、饮苦水、吃干菜,一次次和自然进行着抗争。在额济纳旗青山头,他们凭着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,用最原始的工具建设综合导弹试验靶场。这是一个有关拼搏和创新的故事,一场无所畏惧的旅行。年代,导弹是一片未知的领域,但他们依然丝毫都没有犹豫地开始了这段不归路。他们的付出和牺牲,被深深地埋入历史的记忆里。
在东风航天城的飞天湖畔,一枚东风二号导弹傲然屹立。这枚导弹,成了国防科技发展史上的传奇。它的历史开开始在1964年6月29日,那个时间,它点火升空,精确命中遥远的目标,创造了圆满的成功。这段历史还有一个让人觉得动心的的小故事。在一次导弹测试中,操作手王长山发现了一根微小的白毛,他花费了半个多小时,细心地将白毛挑出来,这个故事象征着东风航天人的细致和严谨,这种工作作风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,成了航天事业成功的包管。2015年9月3日,一场空前规模的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,东风5号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面脱颖而出。
这个导弹的研制布满了创新和艰辛,测试人员为了掌握导弹的原理和技术,制作了本身的工具包和模型,用木头做成惯性平台的模型,用以教育士兵。时光荏苒,这些土工具和土模型已成了历史的目睹,静静地陈列在酒泉基地展览馆里,它们目睹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1970年4月24日,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缓缓升起,伴跟随《东方红》的旋律,中国逐渐变成了世界第五个掌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。从那个时间开始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征程。2018年1月19日,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了整整一百次航天发射,将148颗卫星送入太空。这是中国航天由弱小到强劲的坚定步伐,也所以说,国务院决定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,使用纪念这一关键时间。
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,曾是神舟五号飞船的出发地。2003年10月15日,杨利伟成了中国首位航天员,他的飞船升上太空,在全国瞩目下,成功返航,将东风航天城推向了世界的舞台。2011年11月1日,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升空,和天宫一号进行第一次自动交会对接。这是中国建立空间实验室的关键一步,也标记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综合试验能力获得了提升。新的时期,新的征程,新的东风航天人,将继续前行,创造更加多的辉煌成就。央视酒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央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揭秘纪录片《筑梦太空》全6集 -完整版高清下载
下载链接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