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时间的长河中。这是一部关乎人文历史的宝贵的篇章。1764年(乾隆二十九年),为加强边陲驻防力量,清政府从盛京(今沈阳)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4000多人,西迁到新疆伊犁屯垦戍边。 这一段历史的壮美画面,真的很像一首史诗,勾画出年代的艰辛和壮美。这支前赴后继的西迁军民,历经15个漫长的月份,穿越大地,超越山河,最后开始了伊犁河谷的土地。他们的西迁之路遍布荆棘,却布满坚韧和勇气。
这是一段让人感动的史诗。这条壮阔的道路穿越了现现在呢蒙古国的边境,穿越了乌兰巴托、乌里雅苏台,穿越了阿尔泰山脉,最后来到新疆。他们不简单只是携带着帐篷、粮食、马匹和狗,还带着希望,还带着家园的火种。《大西迁》的每一集,真的很像一首让人觉得动心的的抒情诗,各自述说着年代的故事。从寻根问祖,到西迁岁月的发现之路,再到卡伦风云,这是一部真实的故事,一个民族的传奇经历,一次悲壮的亲人告别,一支最早的边防军,一部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典。在这个纪录片中,我们还能听到锡伯族的辉煌历史。
从康熙四十六年,他们在东北沈阳建起太平寺,起名锡伯家庙,到乾隆二十九年,一千多锡伯族官兵踏上西迁之路,这是锡伯族的历史,同时还是中国大陆的历史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,奥运会男子射箭队团体第三的比赛在中国和乌克兰之间进行,双方进入了最后一轮的焦灼状态,最后中国队胜出。 这一场奥运比赛中,锡伯族运动员的名字也闪耀在历史的舞台上。他们来自新疆,同时还是这个伊犁河谷的一些组成部分,他们的辉煌同时还是这片土地的辉煌。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,我们决定从空中拍摄伊犁河谷。 这一段风景如诗,伊犁河谷的美景真的很像一首绝美的诗歌。
这片土地因水资源丰富而秀美,有着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,被誉为西部的塞外江南。这里,大片绿色的田野在乌孙山下的察布查尔展示出如画的美丽。2008年新疆伊犁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《一个锡伯女子的传奇故事》,我立即赶往伊犁找见了这位作者,燕玲是新疆伊犁日报的一名记者,多年来她始终关心重视着伊犁河两岸各民族的历史,她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采访时,一位生活在清代末年的锡伯族女性素花的故事引起了她的注意。 这是一段相当让人感动的故事,一个锡伯族女子的传奇。她的故事被如诗的文字记录下来,真的很像一首情感绵长的抒情诗。2011年春节刚过,83岁的锡伯族白叟安俊和家人带着家谱,从新疆开始了赴沈阳寻亲的旅行,一到沈阳,他们首先来到了位在和平区的锡伯家庙。
这是一段百年寻亲的感人的旅行,一位锡伯族白叟和他的家人,执着地追忆着历史。这同时还是纪录片《大西迁》中的最后一集,是一首敬请关心重视的乐章。在这部影片中,每一帧画面都真的很像一首绝美的诗,每一个故事都布满了情感的力量。这是一部宝贵的的人文历史篇章,它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纪录片《大西迁》——1080P超-完整版高清下载网盘磁力种子高清下载
下载链接:
|